首页 放生时间 佛经大全 放生怎么 佛法概要 放生乌龟 佛教故事 放生最佳 修行大全 放生仪式

佛法概要

深入研究唯识学:第三章探索唯识相,第四章解读现起分位

来源:http://www.qhssj.cn 作者:道绰虚空大湿网 发布时间:2024-04-19
摘要:当这种睡眠心生起时,虽然没有睡眠的体性,但重眠所导致的无心与沉睡的无心相似,一般都很沉重,所以说这种体性是 第六意识的正念以上解释了与前六识相应的心识状态,但如何知

第四节 唯识与现量次第

既然六识心是相互对应的,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现量次第呢?颂:

论颂

依于根本识,五识现如是

或有或无如水波。

除了无念的天空,意识始终存在

以及睡眠和无聊的无意识。

评注

有人说,六识与心相应:六识,即前六识,也就是心的六王。心与相应心的相应法相应。这句话是说,与前六识相应的心境已经描述完毕。

云何应知现起次第:云何,如何。云何应知,即如何能知。现起次第,指六识生起的次第。现起次第,是指六识现起的次第,现起的因缘和情况,如依他起性、六识同起与否、六识有无等,都是六识现起的次第。

六识都是次第生起的。

依赖于基础知识: 这是超越六识的依止或共依之门。六识的生起依赖于根本识。根本识就是阿陀那识。根据成唯识论,根本识是阿陀那识,是一切识生起的根本。所依者谓前六识,以根本识为共依。根本识指的是阿陀那识,因为它是所有色识和净识的根源,所以称为根本识。所谓依,是指前六识以根本识为共依和亲依。

阿陀那识:第八识的异名,梵语,意为执或持,故又名持识,因阿陀那识能持善恶业,及众生根身,故不坏散乱,故为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。

五官随时存在:五官指前五官,即五种超越性的官能。成唯识论: 五识是前五识的超越,其种类相似,故概括为一言以蔽之。因为前五识都是依色根而有,都是缘现境而有,都是间断的不是恒常的,所以彼此相似,故统称为前五识。前五识不是常有的,只有因缘具足时才能生起,这说明前五识不是常有的。成唯识论》说:"随缘而现",说明不是恒常不变的,"缘 "就是意缘、根缘、境缘。意思是说,五识是以本识为内依,外缘和五根、五境才能生起。五遍行识的生起有九种因缘:意、根、环境、空、明光、第八识的根本依、第七识的色净依、第六识的分别依、种子的业因依。在这九种因缘中,眼识依或全或无:全,全部升起,意思是前五识同时升起。或不:或,有时;但在这种情况下,五种超常感觉有时不会同时升起。五蕴升起与否,全看缘足与否:若九缘足,则五蕴可同时升起;若八缘足,只有一清缘,则除眼识外,耳、鼻、舌、身也可升起;若七缘足,但少了清、空二缘,则只有鼻、舌、身三识可升起。因此,五蕴超脱,或兼而有之,或兼而有之,全看业力够不够。成唯识论》认为:由于五蕴是粗大的、能动的,而五蕴所用的业力往往不足,所以五蕴少起而不多起。因为五识的行为粗重而起伏不定,所缘又往往不足,所以五识一起生起的机会少,不一起生起的时候多。五识本无思维能力,唯由外门而转,又因诸多业力而生,故断时多,不断时少。如波依水:水喻第八识,波喻前五识。这是说,前五识之所以随业而现,就像波浪的大小取决于水的大小,水的涨落取决于风业的大小一样:风大,则水大、波浪大;风小,则水小、波浪小。在这里,风比喻业力:业力越多,同时产生的超越意识也就越多。意识总是生起:正如我前面所说,五种超越意识生起的次数较少,中断的次数较多。与五种超常感觉相反,第六意识总是生起。这是因为,正如《成唯识论》所说:"第六意识虽亦粗动,然总有因缘。虽然第六意识也是粗大的、波动的,但它产生的原因总是存在的。又说:第六意识自能思惟,内外门转,无有多业;唯有五位,常能起故,断少起多,由此不说随业而起。由于无想天的生起除外: 承上所述,除了五无心位之外,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在生起。这五种无心状态是:无想天、无想二无心状态、湮灭状态、睡眠和禅定。什么是无心状态?根据程唯圣的理论: 无念天即无想天,是指修心养性,厌倦粗念之力,生于无想天,心念初灭,违非恒行之心。因此,六识都在那里灭尽。所谓无念天,是指修习无念的外道,他们认为前六识的粗念是生死之因,对其厌恶; 有了这种禅定的力量,他们就会在死后生到第四禅那的无想天,也就是说,他们用禅定的力量舍弃了前六识的无常心和心所,因为第七识和第八识是常住的,他们无法舍弃它们,而他们所住的禅定的力量是建立在思想的消灭之上的;因为思想和心所消灭之后,就会有如 还有 "两个无意识设定": 二无心定:"二无心定 "是指 "无念定 "和 "无尽定"。这两个禅定之所以称为无心,是因为它们没有六识。三摩地理论。关于这两种无心禅,我想解释如下:

1. 不思进取 - 什么是不思进取的行为?郑惠生论: 无念者,谓异生未得制上染引贪。先离意念,灭非恒行心,灭念为先,立无念名;身得安乐,故亦名定。何谓无念?意思是说,有一类凡夫众生,已经伏住了净天第三禅入门的贪爱之心,但还没有伏住上界第四禅的染污之心,以出离六识为涅槃之念为主导,以定力令六无常心灭尽。因其为六识念之初行,故名无念;又因其能令身安乐,故又名定,或无念定。成唯识论》也说: 此唯第四禅,唯善,彼引之。下地、上地不成,从上说。...... 此是厌念喜果,故唯有漏,非圣所成。这种无念定只属于第四禅、2. 灭尽--又称 "苦灭"、"苦灭 "或 "第九灭"。

上述的无念禅定是念的灭尽,而灭尽禅定则是受想行识的灭尽,因此称为受想行识的灭尽禅定。这就是三乘圣人所修的无漏禅。无尽定的行为是什么?根据《成唯识论》:"灭尽定,谓未学圣者,或学圣者,已伏或离一切贪欲,上贪不定,以止作意之念,灭除染污心心所之非常、常行,故立灭尽之名; 令身安乐,亦名净;厌离苦想,亦名灭净。 然后,以禅定的力量,将前六识中不恒常的心和心所,以及第七识中恒常的染污心和心所全部灭尽,以七识全部灭尽而立灭名。因其能稳定修行者的五蕴身,故又名 "定三摩地"。又名 "苦想灭",因其有利于解脱,故名 "苦想灭"。成唯识论》也说:"初修此定,须以有顶为本,游视无漏,为入定增上一步。是诸妙定中最上乘者。虽是有顶,但无漏可取。初修灭尽定时,必须通过无色界的最高天--极乐世界,也就是非想非非想天,再加上游观思惟无漏境界的动作,才能进入此定。为什么这种禅定必须以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定为基础呢?这也是三界九次第中最微细的厌苦定义。在三界九次第中,除了非想非非想处外,其他八处都是粗心,不适合作为这种微细心法的基础,所以必须依靠无色界的般若天才能起法定。而灭尽定虽然在极乐世界生起,但由于其定与烦恼不相应,是属于世间的无漏定,所以是无漏定。

成唯识论》也说:修此定则得解脱,余心后现。虽属道,非学非无学,似是涅槃。此定初起,只在人中,因佛陀及其弟子之力;又因人之智慧悟性极强。后两种境界也是存在的,《大日经》就是诚证;无色界也叫作意界天。未信藏传佛教者,若生无色界,则不能得此定力,恐无色心灭。已信者则能了知有藏识,且藏识不灭。然而,如果长期修习此禅,并在此禅中获得自在,甚至从九种禅以外的其他七种禅中的任何一种禅中获得自在,就可以直接进入灭尽禅,即不必依靠非想非非想禅才能进入灭尽禅。虽然它属于 "道 "的范畴,但却不是有学或无学的境界,因为它与涅槃相似,但却不是真正的涅槃。修炼无尽定的最初因缘只存在于人类身上,这是由于教导者的力量。成唯识论》又说,诸菩萨若于小乘初地得灭尽定,然后回心,则于一切地皆得此定。若非如此,则要到第七地心满时,方能降伏一切烦恼;虽未断除欲界修惑,亦能得此定,犹如已断。据说,现在只有进入菩萨远行地的人才能证得灭尽定。有的菩萨从初地开始就能永断一切烦恼,如阿罗汉等,他们的十地都具有这种定力。经中说,前六地菩萨也能证悟无尽心。如果有一些菩萨在小乘第二地时已经证得忍定,后来又回到大乘,那么这些菩萨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,无论处于菩萨的哪一个层次,都能发起忍定。但对于那些不是从小乘回归大乘的渐次发心菩萨,而是一悟即入大乘的证悟菩萨来说,情况就不一定如此了、故知菩萨不可思议,功德不可思议:虽未断修苦恼,亦能发起无尽定,不问成就高下。以上是对 "无念心 "和 "灭尽心 "这两种无念心的解释。

睡眠和窒息: 这是指非常严重的睡眠和非常严重的窒息。窒息是指昏睡和失去知觉。据说在极重的睡眠和昏厥中,前六识是不活跃的。根据郑维世的理论 "无心睡眠昏沉 "是指睡眠极重昏沉,前六识不活动,疲劳等诱发的体位与前六识相违背,故称为极重睡眠。虽然在这种睡眠中没有这种身体,但因为与之相似,所以说这种睡眠的名称是错误的。由风、热等引起的体位,也违背六识,故称极重窒。或者这都是触的少分。所谓无心睡眠和闷绝,说的就是极重睡眠和闷绝,这两种睡眠和闷绝都会使前六识无法活动。什么是极重睡呢?就是由极度疲劳、咒语、药物等引起的极重的无心体位,它阻碍了前六识的生起,使前六识无法活跃,所以称为极重睡位。当这种睡眠心生起时,虽然没有睡眠的体性,但重眠所导致的无心与沉睡的无心相似,一般都很沉重,所以说这种体性是 第六意识的正念

以上解释了与前六识相应的心识状态,但如何知道六识生起时的各种次第、因缘、条件等呢?原颂说:

由于依止 "阿陀那 "根本识的缘故,前五识总是随业因缘生起;前五识生起时,要么五识同时生起,要么五识根本不生起,这取决于因缘的多少;如果九种因缘具足,则五识全部生起;如果因缘少于九种,则五识根本不生起。

这就像波浪的大小取决于风吹水的大小一样。至于第六意识,与前五识不同,它不受根境等缘的限制,而是时时刻刻都在生起,除了五无心境,即:生在无心天,以及两种无心境:无想境和灭尽境,还有最深的睡眠和最重的烦闷,除了五无心境,第六意识是时时刻刻都在的。以上是对意识产生的次第位置的解释。

深入研究唯识学:第三章探索唯识相,第四章解读现起分位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时间表 | 佛经大全 | 放生怎么回 | 佛法概要 | 放生乌龟 | 佛教故事 | 放生最佳时 | 修行大全 | 放生仪式

Copyright 2019-2030 道绰虚空大湿网 公益代放生_代放生回向_代放生功德_道绰虚空大湿网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