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放生时间 佛经大全 放生怎么 佛法概要 放生乌龟 佛教故事 放生最佳 修行大全 放生仪式

佛法概要

戒律背智慧:居士生活的哲学思考

来源:http://www.qhssj.cn 作者:道绰虚空大湿网 发布时间:2024-04-17
摘要:这个故事是这样比喻的:有些人不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实质,虽然很想修行,但看到戒律非常严格,就开始犹豫了: "。有些人虽然还没有信佛,但对佛教有好感,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

佛教历史悠久,博大精深。

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
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。

但我们对佛教一无所知

甚至存在种种误解和偏见。

你想知道佛教是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生的吗?

你想知道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信仰佛教吗?

你想了解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?

你想获得人生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吗?

你不必信仰佛教,但你不能不了解佛教!

-- 走近佛教,改善你的生活!

如果您能从本书中受益,那么请在读完本书后,把它送到佛经的发行点,或者推荐给您的亲戚、朋友和因缘人,让他们一起从佛法中受益。与其束之高阁,不如流通至破。

第一章:戒律的精神

(一)了解戒律

(二)修行佛法的第一步

(三)戒律的原则

第二章:三皈五戒

(一)三皈依

(二)五戒

(三)戒律的顺序

第三章:八戒 八戒

(一)八关斋戒的内容

(二)八关斋戒的功德与利益

(三)八关斋戒法

第四章出家人入寺礼仪

(一)拜佛、诵经

(B) 拜师、致辞、求助

(三)大殿、法堂、斋堂

(四)挂单、着装、起居

第五章 寺庙常住居士礼仪

(一)心:生活品质的内在力量

(二)身礼:外在形象

一部分信众对受持三皈五戒有顾虑,担心受戒后行为会受到约束,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。其实,这是一种误解,我们应该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是 "防非止恶,成就道业"。

口渴的人看到水却不喝: 过去,有这样一个人,他在沙漠中行走,非常口渴,想找点水喝以减轻痛苦,当他看到远处有热雾时,以为是水,但走过去一看,不是水。他走过去一看,又不是水。后来,他找啊找,终于找到了一条河,河水滔滔不绝,非常干净。然而,这个人只是盯着河水看,并没有下去喝水。其他人奇怪地看着他,问:"你口渴想喝水,现在找到了,为什么不喝?" 这个人的回答非常奇怪。他说:"你能喝下这些水吗?如果能喝,我早就喝了。既然我知道我喝不完,我就不去喝了。" 大家都嘲笑他,而他却因为一口水也没喝,渴死在沙漠里。

这个故事是这样比喻的:有些人不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实质,虽然很想修行,但看到戒律非常严格,就开始犹豫了: "毕竟已经习惯了为所欲为,受得了这些约束吗?有必要受这些约束吗?因为一时无法全部接受,索性放弃其中一条,继续流转生死,沉湎于六道之中。我不知道就戒律而言,一个人能够接受所有的戒律是最好的,但即使不能接受所有的戒律,哪怕接受其中的一条,也是最终成就的原因。

正所谓 "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"。国家法律对守法公民没有约束力。但是,为了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,我们必须建章立制,因为社会上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不存在。同时,守法与违法的善恶界限只在于一念之差。为了警示大家不要在十字路口闯红灯,就需要法律;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造成千古仇恨,就需要法律。在佛教中,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,同样是信徒的保护伞,而不是枷锁。受戒可以让我们获得戒体,戒体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彰显我们的法身慧命。戒律是行为的准则,而不是高压手段,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一个没有受过戒律的人会肆意妄为,造下恶业而不自知,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。而受持了三皈依戒的人,就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准则,当他遇到一些恶业时,心中的无为戒就会产生作用,造作的恶业也会随之消失。戒 "和 "律 "各有其含义。戒律 "禁止佛弟子作恶,如果作恶,就是犯罪("诸恶莫作")。除了禁止作恶,佛陀的弟子还禁止行善。因此,佛陀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第三十七道中说:"已生恶者当灭,未生恶者当不生,未生善者当令生,已生善者当令增上"。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,这都是首先要做到的,所以戒律禁止佛弟子制止不良行为,禁止造恶业。此外,佛陀还规定,该做的善事一定要做,必须做,不做的也是犯戒(诸善奉行)。因此,戒律可以概括为 "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"。一般人对佛教和戒律的了解不够,不能完全理解,因此误认为佛教只是防非止恶的消极方面,而不理解行诸善的积极方面。换句话说,该止则止,该行则行,该无则无。盲人摸象 国王让六个盲人摸大象,当他们每人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时,他们都说大象是一堵墙、一根矛、一条蛇、一棵树、一把扇子和一根绳子。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大象是什么动物,难怪他们摸到的和想到的都是错的。但他们还是在国王面前自说自话,结果被众人嘲笑。

这个故事比喻:自己没有深入研究佛法,就以自己的片面认识任意揣测佛法,恐吓戒律,误导众生,这将成为众生走进佛门的最大障碍。

戒律背智慧:居士生活的哲学思考

在当今时代,很多烧香拜佛的人并没有得到三皈依,却自称是佛教信徒。虽然我们不必否定他们的信仰,但按照佛教戒律的要求,想要信仰佛教,就应该从皈依三宝开始。虽然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,但如果不迈出第一步,又如何迈出第二步、第三步呢?要迈出第二步和第三步,必须从第一步开始。佛教弟子的修学顺序是由受戒的等级决定的,皈依三宝是第一个入门等级。对于在家居士来说,有三皈依、五戒、八戒和菩萨戒,这些戒律都是以皈依三宝为基础的。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,佛教不舍众生,所以要求皈依的规模特别广:六道众生,除了在地狱受苦的人太多无暇皈依三宝外,其余的人,无论天、神、鬼、畜生,只要发心皈依,佛教一概不收。

也有人认为,自己已经具备了读经的能力,可以直接在佛经中寻求成佛之道,所以不需要皈依,也可以得到学佛的好处。从理论上讲,这似乎是可以接受的,但从行为规范的角度来看,却是错误的。佛经是佛陀(也包括佛陀的弟子)说的,然后由佛陀的弟子结集编纂,传给后世;如果说只知道佛经,而忽略了说经的佛宝和传法的僧宝,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,这是忘恩负义的行为。虽然佛教以法宝为本,解脱之道源于法宝,但法宝的产生必须由佛宝和僧宝共同完成,因此三宝不可分割。

皈依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,也是一个心灵问题。皈依后,不仅嘴上念诵、身上礼拜,心里也要想。最主要的还是在心里受--受三坛大戒,受戒者必须先受已皈依戒者的戒、师的师,这是佛法的行持制度,就凡夫而言,不能无师自通,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三皈依者不得在佛菩萨面前宣誓,更不能只交一张像片就做皈依证而不举行仪式。由此可见,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。

有些人虽然还没有信佛,但对佛教有好感,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。因为法义的不确定性,他们害怕皈依后会受到三宝的束缚,或者认为皈依后无法摆脱三宝的束缚,所以对皈依持谨慎和观望的态度。然而,学佛必须从皈依三宝开始,如果只是观望和等待,终究是站在门外,想在门外了解更多的佛理是不切实际的。佛教是智慧的宗教,佛门不是牢笼,而是解脱之路。皈依之后,如果会被束缚,佛教之门就不能称之为解脱之路。佛教当然希望每个人都能皈依三宝,从皈依开始,就进入佛的境界。但是,如果由于根性不同,不能接受佛法,不能如法奉行,那么在皈依受戒之后,也可以放弃自己的信仰,走出佛门。佛门向所有来往者敞开,没有任何阻碍。尤为难得的是,走出佛门之后,佛教的慈悲之门永远敞开,欢迎 奶牛乳房中的积奶: 从前,有一个人要在一个月后举行宴会,需要大量的牛奶,因此他必须提前准备好牛奶,以免在此期间供应不足。他想:"如果把牛奶从奶牛身上取下来储存起来,需要一个很大的木桶,而且牛奶放在木桶里时间长了容易变质。还不如放在牛肚子里,在宴会那天一并取走,这样既省事,又能吃到新鲜的牛奶,不是更好吗?" 于是,他把饲养的母牛和挤奶的小牛分开,每天不去挤奶。一个月后,宴会的日子到了,他把奶牛牵来,准备取奶,让客人们喝到新鲜的牛奶,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,都取不下来一滴牛奶,当场被客人们嘲笑。

这个故事是这样比喻的:那些对佛教有好感、想学佛的人却说:"我现在很忙,等我有钱了,等我有闲了,等我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了,等我五十岁以后......,我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佛修行了"。但未来何时到来呢?陈建民先生说: "如果说离开也需要一个时节因缘,等我三年五载,料理好家事,再离开也可以。请问你有多大把握再活三年?阎王会允许你放假三年五年吗?" 我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世事无常。无论是布施还是持戒,我们都认为等我有条件了再去做。其实,现在没有,恐怕将来也不会有。毁灭比未来来得更快。我们应该抓紧时间,把该做的事情及时做好,否则就会像那个把牛奶贮存在牛乳房里的傻瓜一样。

佛教关于在家居士的戒律,主要以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五戒为基本原则,一切戒律多从五戒中分化出来,一切戒律多以护持五戒清净为目的。防非止恶,身口意,行住坐卧,皆与戒律息息相关,若轻重粗细,皆可护持,犯者即悔,常行之,可熏成习性。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,也是基本伦理。五戒的最终归宿是解脱生死的正因。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脱生死,如果五戒绝对清净,自然就会引导我们走向涅槃。佛经中说,五戒是三世诸佛之父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五戒而生。戒律的作用是断除生死路上的业因。佛说:"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"。如果我们不造生死因、对于修习净土法门的僧人来说,净土法门是以信心和愿力为基础,以求生西方净土为旨趣。念佛法门虽然是大乘的特殊法门,但并不违背和区别于大乘道的因果法则。

佛教的总体思想: 白居易问燕窝禅师:"佛法的大意是什么?" 燕窝禅师答道:"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" 白居易从鼻孔里哼了一声,说:"这个,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怎么说。" 鸟巢禅师说:"三岁孩童虽然会说这话,但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能做到。" 白居易心中信服,于是行礼告退。

佛教戒律的制定,不是佛陀强加给弟子的一种束缚,实际上是佛子的解脱之路,是佛教的防腐剂。如果没有戒律作为生活准则的基础,佛教徒就很难获得生死解脱;如果没有戒律作为佛教的框架,佛教的境界不仅会一盘散沙,而且会乌烟瘴气。因此,佛陀临终时嘱咐后世佛教徒要以戒为师。在佛教中,只要戒律存在,佛法就永存。只要佛教徒严格持戒,佛教就会兴旺发达。只要众生都遵守戒律,自然就会享有和平与繁荣,净土就会出现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时间表 | 佛经大全 | 放生怎么回 | 佛法概要 | 放生乌龟 | 佛教故事 | 放生最佳时 | 修行大全 | 放生仪式

Copyright 2019-2030 道绰虚空大湿网 公益代放生_代放生回向_代放生功德_道绰虚空大湿网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